“脚臭盐”涉事盐厂被停产贴封 工信部:尽快公布结果并严处
近日全国多个省市,出现了一款由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商标名为“代盐人”的深井岩盐(加碘)。该盐存在异味,当加热或有手搓后,会散发出浓烈的臭脚味。多地职能部门已要求该品牌食盐下架。
据央视报道,一位从事盐业生产的行业人士表示,盐有“海盐”、“岩盐”之分。井矿盐大多采取钻井水溶开采法的工艺,通过钻井注水溶矿盐制取出卤水,在这过程中遇到岩石断层中渗漏出的硫化氢气体溶入卤水后,如果处理卤水工艺过程中操作不到位,极易将原生硫化氢带进真空制盐过程。“硫化氢就是有腐蛋臭味的无色气体,在食盐制成品中含有的‘脚臭味’,就来源于它。”硫化氢具有“臭蛋样”气味,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脚臭盐”中到底是什么,还有待权威部门的检测。
5月5日,工信部发布通知,注意到相关报道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立即责成河南省盐务局进行调查并及时处理。目前,河南省盐务局已暂扣了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涉事企业的食盐定点生产证书和食盐批发许可证,暂停上述3家企业一切食盐生产经营活动,对库存食盐不允许再销售,并责令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召回7000吨问题食盐。
工信部称,5月3日,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国家食药监总局及中国盐业协会、全国盐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单位组成督察组,赴河南省专项督察现场督察发现,3家企业生产线已被贴封停止生产,储存食盐已被封存。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盐皓龙盐化有限责任公司的食盐有明显异味,中盐舞阳盐化有限公司的食盐无明显异味。河南省盐务局已委托两家国家级食盐检测机构对异味食盐进行检测,两家国家级食盐检测机构现场取样带回检验,并将尽快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河南省盐务局、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已组成工作组进驻企业。河南省盐务局正在研究进一步依法依规处罚企业。
5月4日,工信息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食盐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一步加强食盐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充分认识做好食盐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地区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尽快建立健全食盐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风险排查,切实消除影响食盐安全的各类隐患。要按照《食品安全法》、《食盐专营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加强食盐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是全面开展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各地区要重点针对辖区内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行实地检查,严查食盐生产原料来源和食盐生产环境,严格执行食盐生产工艺标准和卫生标准。对生产质量不合格食盐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要责令整改,依法从重处罚。三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各地区要督促辖区内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好食盐产品安全自查、出厂检验记录、销售记录、不合格产品召回等相关制度,规范生产加工行为,确保食盐产品质量安全。
工信部称,食盐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保障食盐质量安全供应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个别食盐产品出现异味问题暴露出食盐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食盐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跟进异味食盐问题,督促有关方面尽快公布检测结果并严肃处理问题企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附工信部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食盐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工信明电[201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食盐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食盐质量安全供应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期,个别食盐产品出现异味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暴露出食盐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食盐安全形势仍然严峻。为进一步加强食盐质量安全管理,维护市场秩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食盐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各地区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把保障食盐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尽快建立健全食盐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要加强风险排查,主动防范,及早介入,切实消除影响食盐安全的各类隐患。要按照《食品安全法》、《食盐专营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加强食盐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安全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二、全面开展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各地区要全面开展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重点针对辖区内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行实地检查。要严查食盐生产原料来源和食盐生产环境,严格执行食盐生产工艺标准和卫生标准,杜绝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确保食盐质量。检查样品应送专业食盐检测机构检测,由专业食盐检测机构出具书面检测报告。对生产质量不合格食盐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要责令整改,依法从重处罚。请各地区于6月30日前将专项检查情况书面报我部。
三、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各地区要督促辖区内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检验手段,按照标准严格组织生产,确保食盐产品质量安全。要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好食盐产品安全自查、出厂检验记录、销售记录、不合格产品召回等相关制度,规范生产加工行为,通过制度建设及时封堵管理漏洞,化解质量安全风险,把食盐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企业自身环节。
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各地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反映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成果,集中曝光典型案例,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形成对涉盐违法违规行为的强大震慑力。同时,发挥新闻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综合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大对食盐安全的宣传力度,普及食盐安全知识,提高全社会的食盐安全意识。
各地区要加强对食盐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食盐质量安全工作机制,构建法律约束、行政监督、行业规范、公众参与和企业诚信自律有机结合的食盐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特此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1-03-02
编辑:张瑜相关文章
汽车之家通过港交所聆讯:去年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上市前夕换帅
3月1日,据港交所文件,汽车之家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据市场消息,汽车之家此次上市计划募集资金10亿美元,拟一季度在港挂牌。2013年12月1...
“Go!猫粮”检测结果均合格 为何还有人退货?
人们对食品安全始终都保持着高度的关注,现在看来,其引发的恐慌同样适用于宠物粮行业。2021年年初,有网友通过网络爆料自家宠物猫在食用了宁波百...
姚振华与宝能的造车梦:千亿资本开路 野蛮人能否后来居上?
2015年,“万宝之争”中姚振华与其宝能系一战成名,从此被贴上“野蛮人”的标签。如今在这个“全民造车”的时代,又岂会少了“野蛮人”的身影。早...
达能考虑减持蒙牛股份,蒙牛回应:公司业务和战略不受影响
蒙牛乳业3月1日发布公告称,达能亚洲有限公司(简称“达能”)通过中粮乳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粮乳业投资”)间接持有的蒙牛乳业权益将转换为直...
青藏高原腹地的创业故事:只有荒芜的高原,没有荒芜的电商
三年前,冯常俊在格尔木一家濒临破产的国企上班,月工资不到两千元。此前他还种过枸杞、开过餐馆,但屡战屡败,欠了四十多万的外债,时常为看不到头的...
3次“跳票”延期回复问询函 新研股份应收款暴增揭秘
新研股份(300159.SZ)对深交所的问询又一次“跳票”。2月25日,新研股份发布《关于继续延期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公告》。这是该公...
洋紫荆分红超过募资额 安全生产、产能利用面临挑战
近日,叶氏化工集团欲分拆洋紫荆至A股创业板上市。报告期内,洋紫荆累计现金分红超过此次募资总金额引发关注。此外,大举扩产下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力是...
"王牌产品"难救股价 养元饮品可否把握植物奶新风口
养元饮品手握"六个核桃"王牌产品,去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却大跌32%,为此频频推新品以摆脱对大单品的依赖。此外,二级市场上,其股价长期处于破...
贝因美二股东亏损20亿离场 被列入"成长性最弱"乳企
高管离职、市值蒸发、股东减持、收监管函,2021年伊始,贝因美的消息面依然高潮迭起。而另一方面,公司因市占率下滑,被前瞻研究院划入成长性最弱...
华兰疫苗三个月反转业绩 启动上市前两机构“火线”入股
华兰生物正分拆华兰疫苗在创业板上市,四价流感疫苗是这家子公司的业绩生命和估值基础,但华兰疫苗2020年经历了业绩大起伏,加上知名机构在启动上...
粤开证券高管“大换血” 可否助其冲出大湾区?
在2019年历经控股股东更替并完成更名之后,粤开证券在一年之内高管更迭多达十余名。各个新任高管的履历光鲜亮丽,背后也渐渐展露出公司的经营思路...
实控人获配3亿债券抛售不断 万顺新材难解毛利率隐忧
发债募资高达9亿,实控人获配约3亿,不久便开始大举抛售,公司宣布回购亦难提振正股价格。在这背后是万顺新材增收难盈利、毛利率偏低、落后于同行的...